部分外媒會把台灣想像成是「下一個烏克蘭」,人們正在進行民防和大量培訓,但在採訪過程中卻發現,台灣人通常心態很平靜,不太擔心被中國入侵。
階梯、頂樓、一躍而下。Vincent(周漢寧 飾)被稱呼蛋糕,包括鄭老師一開始都沒有在意他的澄清,而誤以為是親近的綽號,都證明了除非攸關生死,否則漫不經心。
雖然雪兒(少女-陳綽嶢 飾/成年-陳漢娜 飾)使他從自我封閉的殼探身而出,但即將成為父親的恐懼,再次揭開了他的傷口。電影一開始就告訴我們,當孩子逐漸長成,就要進入「成功」是「唯一價值」的現實環境,這個成功不只是學業,也是人際關係,你必須努力具備讓自己擁有被尊重的重要性,否則任誰都可以把你當成垃圾。因為有俊的「示範」,蝦姐與班長接著模仿,在一吐怨氣的同時,在彼此之間產生情感的連結,讓班長感受到自己有被重視、關懷的價值。「我唸書時每天都很希望:如果老師能發現我不開心便好了,可以找我聊天,問候我一下。「家人」並沒有學習指南,只能摸索或承襲。
人際關係更麻煩的是,所有比較都能成為階梯,霸凌就是最明顯可見、證明「我不是垃圾,你才是」的方式。《年少日記》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,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,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,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,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。嘉義某一些路段也委外做過自由車流速率調查,85百分位也全都高於調查路段制定的速限,但後來政府也沒依照調查結果去修正就是了。
這是在封閉式道路的速度軌跡: 火花羅提供 這是山區道路的速度軌跡(感謝火花羅提供GPS軌跡圖): 火花羅提供 山路做區間測速,就是無視正常駕駛行為的反人類設施——誰會在彎道跟直線用一樣的速度在行駛?愚蠢的設計一大堆,像是北部台2丙線的基福公路,在視野良好且無路口的郊區道路速限50,然後進入雙溪,有市集有住宅有學校,速限60。車道寬度也是影響自由車流速度的因素之一,車道越窄,視覺壓迫的影響自然會讓駕駛放慢車速,車道越寬,視覺較開闊,駕駛會不自覺提高車速車道寬度與事故的分布也有相關統計: 作者提供 但台灣的交通單位好像很喜歡整齊劃一,從速限40到速限110的道路都畫的老寬,然後再來插一堆測速執法設備。如果政府有科學概念,就會把速限訂在95百分位,而不是訂在一個遠低於平均速率的高風險區域。假如一條路30km長,因為有一個彎最高只能用40kph過,政府就叫你整條路都給我開40。
依照交通罰款收入分配辦法來看,大概是被當作政府增加歲入的一種手段吧? 總之,不合理的速限加上速度執法就會有速度補償效應,駕駛人會在測速執法設備前減速,通過測速後會把速度提高,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,所以後面才又出現「區間測速」防止速度補償效應。為什麼要用自由車流的85百分位?因為這是一個大數據下來取平均的「客觀統計」直接看下圖解釋比較快: 作者提供 至於速限為什麼是以85或90甚至95百分位為標準?這就不得不提到所羅門曲線: 作者提供 十次車禍九次快?No。
實際上車禍風險最低的是落在90百分位,也就是比平均速度要再快上一些才是最安全的,反而低於自由車流85百分位速度的時候,發生車禍的機率是比較高的。作者提供 全世界沒看過一個國家郊區路段速限比市區低,郊區進入市區還叫駕駛人加速的,也就台灣這些蠢貨公務員才搞得出這種設計。但台灣交通單位目前現行的做法,就是把「最低設計速率」直接當成「最高速限」,最低即最高。講回自由車流速率,西濱早在10幾年前就有委外做過自由車流調查,某一段的85百分位甚至落在114kph,遠高於現在的速限90kph。
為何台灣政府要制定明顯不符合自由車流速率的速限?具體原因不明,推測可能是台灣政府對車輛的課稅法太詭異,沒有像國外以重量或馬力課稅,導致道路養護費用跟收取的稅金嚴重脫鉤。用規定懲罰正常駕駛的用路人 「超速執法」(Speed Enforcement)與「超速陷阱」(Speed Trap)這兩個東西是截然不同的概念,「超速執法」是取締那些開到自由車流95百分位以上的少數5%,講白了就是抓那些離譜極端的超速駕駛,「超速陷阱」是制定一個遠低於自由車流85百分位的速限,把一堆以85-90百分位內正常駕駛的用路人,全部打成飆仔來懲罰的苛政。例如一條路設計的時候,最低設計速率是90kph,那你就不可以設計出90kph會彎不過去的曲率,或是過彎的視距要符合駕駛人的反應時間。用喊的「交通零死亡願景」 總之,台灣的交通單位要我來說就是不學無術、毫無專業素養、不注重道路設計、不注重科學與統計,拼了命的在做速度管理、犧牲公路運輸效率,結果每年統計結果出來,超速只佔肇事主因不到3%,但超速罰單金額卻佔了所有交通罰款的一半以上。
這還是在速限明顯低於自由車流85百分位之下的結果。如果有去日本或歐洲自駕的經驗,應該可以明顯察覺到台灣車道莫名其妙的寬,而且車道的寬度跟速限完全對不起來,高速公路的車道寬度為3.5-3.75公尺,一般自小客車寬度也不過2公尺左右,消防車、公車寬也才2.5公尺,結果台灣一堆市區道路、郊區道路,甚至山區道路,車道寬度比高速公路還要寬,自由車流速率降得下來才有鬼。
就好像哈利波特住在一個樓梯下的碗櫥,碗櫥高度特別低,他的壞阿姨怕哈利撞到頭,於是叫哈利在家裡都一律蹲著走路,站起來走路就要挨揍。除非全台灣直接用雲龍系統搞全國版區間測速,不然最後速度補償效應這位大師兄還是會回來的。
更爛的是政府在封閉式道路做區間測速也就罷了,在山區道路做區間測速就是蠢到極致。總之,你會覺得速限不合理非常正常,政府連道路都不會設計,速限該如何制定也不知道,台灣所有道路的速限都是非科學下的結果,亂套用最低設計速率當速限在懲罰所有用路人罷了。但問題還是在速限制定不合理,導致駕駛人要麼選擇避開區間測速的路段,不然就是通過區間測速後再加速回來。什麼是道路分級?如下圖,這東西就是從美國那邊抄過來的: 作者提供 要注意,這張表裡面寫的是「最低設計速率」,意思是你設計出來的道路,車道的曲率、視距、車道寬度等等,都要符合這個「最低設計速率」Gogoro Pulse將推出三款組成,共有Gogoro Pulse、Gogoro Pulse Pro、Gogoro Pulse Ultra三種級距,不含補助建議零售價自109800元起,預計於2024年第二季下旬開始交車。車身同時用了許多構思,例如前土除有增加長形導流孔、空力導流底盤採用飛行機翼「NACA翼型」設計,來降低車身風阻並引導氣流達成進一步的散熱效果。
主動彎道輔助燈(Active Cornering Light)會依照車輛過彎的角度,兩段式自動補足彎道角落照明,確保騎士可以同時看清車前與彎道側方的路況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文:Chris 台灣電動機車廠Gogoro近期繼CrossOver之後,今天(30日)再度發表全新設計車款「Gogoro Pulse」。獨家二輪數位矩陣式頭燈 Gogoro Pulse還配上了自家研發的二輪數位矩陣式頭燈,具有13顆LED照明單元與主動彎道輔助燈,整體照射角度大幅擴增至80度,而最大發光強度達到14000燭光,是採用同為Class D大燈的Gogoro Super Sport的兩倍。
Photo Credit: Inside 電力部分一樣採兩個電池,新的空水冷複合式散熱系統可以讓H1馬達依賴氣流保持冷卻,馬達控制器則採用循環水冷,讓HyperDrive動力系統於相同的轉速與輸出力矩之下,較之前的G2水冷馬達多出74.7%的高能源效率運作區間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本文經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授權轉載,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:Gogoro發表最新旗艦車款Gogoro Pulse,動力達9kW級距 延伸閱讀 【INSIDE】如果你認同光陽說「政府圖利Gogoro」,台灣恐沒人敢創新創業了 Gogoro 3有比較環保嗎?真的可以回收再利用?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動力來到9.0kW大關 Gogoro Pulse搭載全新H1萬轉永磁同步馬達、空水冷複合式散熱與Hypercore電控核心所組成的新一代「HyperDrive」動力系統,H1馬達轉速可達11000RPM,馬力輸出達到9kW(12.07HP),軸扭力來到42Nm(4.28kgf-m,經減速齒輪後輪上扭力放大為378Nm),從靜止加速到時速50公里只需3.05秒。Photo Credit: Inside Photo Credit: Inside 另外Gogoro Pulse還有一顆獨立供選配的「騎乘模式旋鈕」,可讓騎士在巡航/泥地/都會/長途/賽道/自訂等六類騎乘場景,以及「彈射起步模式」中快速切換。Photo Credit: Inside Photo Credit: Inside Gogoro強調,Gogoro Pulse設計理念是以「風切」雕琢的車身外觀,並採用氣流動態模擬除去不必要的銳角,試圖呈現肌理分明、簡潔流暢的效果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獨家二輪數位矩陣式頭燈 Gogoro Pulse還配上了自家研發的二輪數位矩陣式頭燈,具有13顆LED照明單元與主動彎道輔助燈,整體照射角度大幅擴增至80度,而最大發光強度達到14000燭光,是採用同為Class D大燈的Gogoro Super Sport的兩倍。
Photo Credit: Inside 電力部分一樣採兩個電池,新的空水冷複合式散熱系統可以讓H1馬達依賴氣流保持冷卻,馬達控制器則採用循環水冷,讓HyperDrive動力系統於相同的轉速與輸出力矩之下,較之前的G2水冷馬達多出74.7%的高能源效率運作區間。主動彎道輔助燈(Active Cornering Light)會依照車輛過彎的角度,兩段式自動補足彎道角落照明,確保騎士可以同時看清車前與彎道側方的路況。
Photo Credit: Inside Photo Credit: Inside Gogoro強調,Gogoro Pulse設計理念是以「風切」雕琢的車身外觀,並採用氣流動態模擬除去不必要的銳角,試圖呈現肌理分明、簡潔流暢的效果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動力來到9.0kW大關 Gogoro Pulse搭載全新H1萬轉永磁同步馬達、空水冷複合式散熱與Hypercore電控核心所組成的新一代「HyperDrive」動力系統,H1馬達轉速可達11000RPM,馬力輸出達到9kW(12.07HP),軸扭力來到42Nm(4.28kgf-m,經減速齒輪後輪上扭力放大為378Nm),從靜止加速到時速50公里只需3.05秒。本文經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授權轉載,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:Gogoro發表最新旗艦車款Gogoro Pulse,動力達9kW級距 延伸閱讀 【INSIDE】如果你認同光陽說「政府圖利Gogoro」,台灣恐沒人敢創新創業了 Gogoro 3有比較環保嗎?真的可以回收再利用?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Photo Credit: Inside Photo Credit: Inside 另外Gogoro Pulse還有一顆獨立供選配的「騎乘模式旋鈕」,可讓騎士在巡航/泥地/都會/長途/賽道/自訂等六類騎乘場景,以及「彈射起步模式」中快速切換。Gogoro Pulse將推出三款組成,共有Gogoro Pulse、Gogoro Pulse Pro、Gogoro Pulse Ultra三種級距,不含補助建議零售價自109800元起,預計於2024年第二季下旬開始交車。
車身同時用了許多構思,例如前土除有增加長形導流孔、空力導流底盤採用飛行機翼「NACA翼型」設計,來降低車身風阻並引導氣流達成進一步的散熱效果。文:Chris 台灣電動機車廠Gogoro近期繼CrossOver之後,今天(30日)再度發表全新設計車款「Gogoro Pulse」
一個健康的人都難免會犯錯,所以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建立一套即使個人出了差錯,也不會影響整體運作的機制或系統才對。或許已經有很多人在其他書籍上看過「Why so」的概念,畢竟策略顧問等領域也常用到這項方法,例如大野耐一先生在其著作中便指出調查原因時「重複問五次為什麼」的重要性。
第二,請體認到「Why so」是非常高壓的問題,很可能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才能找出答案。雖然問題也可能出自個人思慮不周或故意鑽系統的漏洞,但這些都是少數情況。